婚姻会消亡吗?



近日,著名性学家李银河老师做了一场《婚姻必将消亡?》的演讲。
以考证为本源的李老师一开场就给出了一组不婚的数据:
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30%的人选择不结婚;
2015年8月的美国,16岁以上人口中,50.2%的人是单身;
2016年的中国,单身男女也达到2亿;
与此相对的是极高的出轨率,比如澳大利亚已经达到40%。


于是听众开始哗然
不婚将成为主流了吗?婚姻制度会消亡吗?


对此,李银河在演讲中提出几个婚姻制度面临的挑战:
首先:婚姻和人性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
婚姻讲究专一,而人性里却有追求快乐的基因。


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柏格曼的电影《不忠》,也在表达追求快乐与婚姻之间的冲突问题。
“结婚十一年的夫妻,啪啪啪已经沦为形式。
当太太遇到一个富有情趣的年轻男人后,她重新拾起了性趣。
俩人在公厕啪啪啪,在楼梯上啪啪啪,在包场的电影院啪啪啪。
终于得知真相的丈夫用水晶球砸碎了太太情人的脑壳。
谁知丈夫刚杀死情敌,就接到太太打给已死情人的电话。
‘我不愿离开我的丈夫,我感到很愧疚,我想彻底结束这段感情,回到我的丈夫身边,回到家庭里。’”


看到电影的结尾,让人唏嘘!
我在临床伴侣咨询中也看到这一事实的存在:很多人出轨的原因不是因为爱,也不是因为不爱,而是性,性带来的快乐。
这里不要探讨婚姻道德,而是说人性的的复杂事实,冲动与承诺的这种紧张关系,即使有忠诚的道德也很难调和。


其次,随着人类寿命越来越长,人们在一段长期关系中会感到厌倦,不是婚姻的寿命越来越短,而是从一而终的婚姻会越来越稀罕。


还有一点,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进入婚姻,是因为结婚和离婚的成本都太大了。

的确,婚姻让我们有了归宿满足了依恋,但也有人认为,为了这个归属感付出的自由与快乐更多:
“时间精力金钱,自我的妥协,两个家庭的冲突调和;
经济、空间,话语权的分割:
从饭菜的口味到拖鞋的摆放,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顾及到另一个人的感受,还不一定领情。
结婚成本这么大,离婚成本也很大。
特别是在国内完全无视男女性别差异给女性带来的离婚成本。
于是,顾忌到这点,很多人更不愿意将就结婚。


因此,既然男人女人都有自我照顾的物质能力,也可以用打游戏、逛街、健身、旅游、艺术等等独乐乐众乐乐的方式安抚自己逗自己开心,那么,如果伴侣的加入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加分,干嘛自我摧残。
女人这样想,男人也一样。


正如主持人马东所言:
传统婚姻的很多功能,已经被日益完善的社会设施和福利置换和取代了。


但基于以上的所有理由,婚姻就必将消亡吗?


没那么简单!
因为婚姻有两个组成因素,一个是客观实用需求,一个是主观情感需求。


著名编剧廖一梅在《柔软》中说:
每个人都很孤独。
在我们一生中,
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而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同时告诉我们:
人们在生命中的需求无法避免的会从物质到情感,再到精神。


所以,一方面不管带着怎样的不甘和不愿,
随着我们进入到物质越来越丰满的时代,我们对伴侣的情感和精神的需求就会越来高;
而人们也必将对婚姻要素的变化越来越接受,对人们成家立业的舆论,也会更加宽松。


也许不久的将来,首先消亡的是:逼婚,剩女,光棍这些词;
社会对结婚、不结婚不再是评论人生圆不圆满的标准;
也许不久的将来,结婚和不婚一样,都只是人生的一个选项,一种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
甚至,再过几十年,政府会为了提高生育率,而放开单身女性生育。


而另一方面,婚姻的实用功能将被逐渐强大的自体减弱,而婚姻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将成为未来婚姻的主要功能。







婚姻不会消亡
就像早婚、晚婚、不婚和离婚
都将成为日常


当人们越来越可以自我满足
如何活着
会越来越遵从每个人内心地渴望
联系方式

0571–82675530(工作时间:9:00-17:00)

3209343619@qq.com

杭州市拱墅区御峰大厦306(城西银泰东30米)

浙ICP备16000075号-1

微信助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