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态”自己加于自己的伤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受害者”心态,不是家庭暴力、职场性骚扰、或是巨大灾难带来的受到伤害者的心理,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将一切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外人的模式,起初的交往也许可以使自己短暂的获得了同情、安慰甚至照顾,长期会使人厌烦甚至抛弃,而这样的模式来自内在自我的匮乏与人生掌控能力的丧失。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人:常常抱怨老板不能慧眼识英才,导致他在工作里无法发挥全部才能以获得晋升;抱怨伴侣不够体贴入微,忽略他在生活里细微的情绪体验;抱怨儿女不够听话,时时顶撞自己;抱怨周遭的朋友不耐心聆听自己的倾诉;甚至,抱怨马路上一辆随便超过他的车,或是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友好的陌生人.......


有受害者模式的人,拥有悲剧与自毁的个性。他们的生命常态似乎就是抱怨不公和委屈不爱。挂在嘴边的是“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


深层心理上“受害者心态”是对“施虐者”的忠诚,在“受害者”心里,有一种期待,通过自己的争取努力,使“施虐者”被自己感动,征服,最终成为“关爱”自己的人,得到了心灵的最终救赎,我是值得爱的。





受害者心态是什么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认为自己在生活里处处遭受着不公平对待,而自己对此根本无力控制。


他们总是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让事情发展的更糟,而不主动去控制,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种不成熟的身心状态在潜意识中束缚着她,使他们不用承担责任,并且一有机会就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指责别人:“一切都是你的错!”


因为不是我的责任,我是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因此我无法做出任何让自己更好的改变。
在这个角度之下,他会认为自己很可怜,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作对,每个人都对他不够好,觉得自己时时陷在不被理解困境与受伤的感觉里。无法也不能采取行动,只能悲伤与自怜。





受害者心态是怎么形成的
一旦出问题,我们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找到一个借口。然后指责他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内疚感和不快。而这模式也许会追朔到很早很早以前。早到也许当我们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开始。


首先,中国的文化也很大程度的帮助了受害者倾向,我们的民族文化倾向于同情弱者,这也意味着对受害者特别的有好处。


常见的场景有:
街心花园里奔跑着的孩子,在他摔倒的第一时间里,他是惊讶或好奇的。这时候孩子的养育者会将立即将孩子抱起,言语安慰还会给予一些补偿。于是,孩子知道了,受伤是可以获得额外关爱的机会。


在幼儿园里,一旦我们受到了伤害或者生病,老师也会对我们额外的关照。


就这样,在与养育者的互动中,孩子发现自己每每出于弱者身份,就会得到体谅和照顾,于是,这个扮可怜来赢得好处的模式就被强化并伴随我们长大。


还有一种“受害者”心态是与照顾者的合谋产生。

这样的“受害者”在早期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特别控制,本质上没有安全感的照顾者,Ta并不在意孩子心理生理发展需求,孩子只是其成为“好爸爸、好妈妈”的实现者,是证明自己重要性的延伸品。


于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其控制指导下完成,“无微不至”把孩子照顾成身心无能的依赖者、讨好者,Ta变成了不可或缺的父母。这样以“爱之名”的施虐,与以“听话之名”的受虐模式,也是最后转化成“受害者”心态的一种主要类型。


可是成年之后,不再有照顾者的出手相助,自身又没有对自己寻求特别保护的自怜情绪有所觉察、管理,就会演变成:世事难料,唯我受伤的“受害者”心态,来防御自己不能适应事实的无能感。
而那些“加害”的照顾者,说起30岁依然不能自立,谈不到女朋友的儿子还会说:我孩子很单纯的,都是现在社会太复杂,姑娘太势力。





受害者心态会带来哪些好处:
简单来说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从差不多还没有习得语言的时候开始,每个孩子都知道如何通过自己受到的伤害来获取养育者的关注和补偿。长大以后,我们甚至会替自己创造这种被伤害到想哭的感觉来寻求他人对我们额外的情感付出。


1、获得他人的注意力和关心
2、不必为人生的失败承担风险
3、不必背负心灵成长的重责
4、获得始终“我是对的”的感受



这看起来仿佛真的是一件好事。然而真相是:





“受害者”心态阻碍你
1、关系里的过度依赖使人想要逃离
受害者心态使人把自己的快乐依附在他人身上。最常见的就是亲密关系里的过度依赖。


如果你爱我,就有陪伴我、对我好、保护我不受任何伤害的责任。许多善良的人会尽力帮助一个他们爱着的受害者。但是这种帮助与关心,往往不会持续很久,受害者心态导致你所需要的关怀是一个无底洞,会消磨掉心底的爱,人们最终会感到厌倦,慢慢地离开。


2、受害者心态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放弃
受害意味着无需负责,一个带有受害者心态的人会相信他的人生已经不能被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会责怪任何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只有他自己完全免于责难。一个人一旦相信自己是受害者,可能一辈子都陷入这种情绪的泥淖中——不负责、不行动,也因此错失任何让自己更好的改变。


偶尔的抱怨是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宣泄方式,而习惯性的抱怨并不谋求改变,实际上是企图以“受害者”身份博得好处的幼童心理。


成人的“受害者”模式的最大阻碍就是让自己丧失生活的控制权与力量。因为一旦你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你也就放弃了自己去改变些什么的能力和希望。你的快乐、幸福和福祉也都放到了他人的手中。这也是为什么受害者经常有一种生命无力掌控的无力感的原因。


这种看起来能够使人获得更多情感关注的心态,实际上隐含着对人生的全盘放弃。





如何从“受害者”,转变成:“自我掌控者”?
生命的本质是需要适应的,没有必须的体谅,甚至没有必须的道歉。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负起责任,就算错在他人也要对自己负责。负责真正的意思是,并不是要我们逆来顺受,而是,修整好你自己,向前进,继续生活。


除了我们自己,没人该对我们心里被伤害的感觉负责。帮助自己的方法:


1.找到自己的最受害,最无力的情景,您最容易抱怨什么人?在什么时候?
2.很多受害者喜欢一次次的重复受害经历,留意到这个倾向,并停止它。
3.好奇一下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件事情完全不受您控制的?
4.在生活中间尝试留意一下:有没有和您一样境况的人,却有不同的反馈模式?
5.积极寻找下一步您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那些您不能做的事情。
6.找到一个安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锻炼、做点喜欢的事都是好的方式。



用这些方法尝试着自爱,而不是自怜。因为,在你等着某个人来照顾你的时候,人生已经往前滚动了。
所以,即使你曾经是受害者,而今后,你需要成长,不要让自己永远受制于等着别人改变来关照自己的“受害者心态”。


最后,如果这些都帮不到你,而你又想摆脱生活总是被动的被人主宰的“受害者”位置,那么你可以“则一时,见自己”,和心理咨询师一起面对、养育那个“从小不得不扮弱小来保护自己”的你。
联系方式

0571–82675530(工作时间:9:00-17:00)

3209343619@qq.com

杭州市拱墅区御峰大厦306(城西银泰东30米)

浙ICP备16000075号-1

微信助理公众号